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康科爱尔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5|回复: 9

肥胖发生的可能机制

[复制链接]

16

主题

48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6-12-15 15: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单从肥胖发生的原因分析 ,可将肥胖分为两种,即单纯性肥胖和征候性肥胖,其中,单纯性肥胖约占总肥胖的 95%。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为单纯性肥胖。 目前,对肥胖成因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功能异常
       在下丘脑存在对摄食进行直接调控的神经细胞群,即下丘脑腹内侧核(又称为“饱中枢”)和下丘脑腹外侧核(又称为饥中枢”)。刺激前者或破坏后者可产生饱胀感,引起摄食下降或拒绝进食;而刺激后者或破坏前者则产生食欲亢进,进食量增多。 由于下丘脑处血脑屏障相对薄弱,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动,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给予下丘脑处或外周组织一些神经肽、神经递质和药物,可改变食物摄入情况,如胆囊收缩素、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和Bombesin可引起饱感,而神经肽Y和Golinim可增加食物摄入
     一些研究表明,下丘脑神经细胞群存在两种对葡萄糖有感受性的神经原,即葡萄糖受体神经原和葡萄糖敏感神经原,前者位于饱中枢,其上有葡萄糖受体;后者位于饥中枢,其上有胰岛素受体。各种化学物质如葡萄糖、二氢丁酸、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等可通过对饱中枢和饥中枢的作用,引起中枢产生饥饿感或饱胀感。      
           
       2. 高胰岛素血症
       研究显示,肥胖者和正常人相比,往往血浆胰岛素水平呈较高水平,且血中胰岛素水平和肥胖度呈正相关,体重下降后血中胰岛素浓度也相应回落。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过多,Ogilrie对肥胖者剖解结果表明,其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肥大。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还与肝脏对胰岛素清除率下降有关。肥胖者肝脏胰岛素清除率与肥胖度呈负相关。血浆胰岛素浓度与体脂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3. 脂肪组织的代谢特征
       人体脂肪组织有两种形式,即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BAT主要分布于肩胛骨间、颈背部、腋窝处、纵膈、肾脏周围等处,外观呈浅棕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目前认为BAT是一种司产热的组织,当机体摄食或受冷刺激时,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代谢水平,分别称为食物诱导产热和寒冷调节产热。为适应功能上的需要,BWT细胞内含大量中性脂肪小滴和高浓度的线粒体,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大量交感神经末梢纤维,如此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产热系统,其产热主要机理是细胞内游离脂肪酸经非偶联氧化磷酸化途径分解产热。 BAT细胞产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有调节质子跨膜作用的特殊蛋白质——解偶联蛋白(UCPs)多少。 当然这种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交感神经受刺激、胰岛素浓度升高可引起产热的增加,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则使其减少。BAT作为产热器官,其活动直接影响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目前研究认为,肥胖的发生可能与BAT功能低下有关,当其产热功能异常时,摄入体内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减少,因而在体内储存转变为脂肪。切除动物肩胛间棕色脂肪,可引起其体内脂肪含量增加。在部分肥胖者其进食量并不多,活动量也不算少,但体重和体脂量并不下降,其原因即可能与BAT的产热能力下降有关。
      WAT主要分布于全身皮下及内脏周围,主要是体内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的形式贮存,作为一种贮备,必要时分解供能。肥胖和WAT细胞的数目和体积有关。成人的脂肪组织约含脂肪细胞(2.5 ~ 5)× 10 10个;通常脂肪细胞直径为10 ~120 μm,极度肥胖者可达到180 μm以上,其中以中性脂肪量的增减对脂肪细胞体积影响为大。
      因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发生的肥胖的称为增殖型肥胖,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发生的肥胖称为肥大型肥胖。一般来说,成年期发生的肥胖多为肥大型,青春期、幼儿期发生的肥胖多为增殖型。肥胖者减去体重后,脂肪细胞数目并无变化,只是细胞体积减小。所以一般幼儿期肥胖的减肥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的研究已明确,成年后脂肪细胞体积可增加。潜在肥胖时,脂细胞已发生脂肪的积蓄,当每个细胞内脂肪平均含量达到 1.2 μg的临界容量时,其体积就不再增长,以后肥胖的进一步发展即为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当每个现有的脂细胞充满脂肪后,才会形成新的脂细胞。而脂细胞数量的增加也是有限的,当超过标准体重的170 %后,就不再增加了;从这个角度看,首先控制脂细胞数目的增加,才能取得良好的减肥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8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1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4. 脂肪生成和脂肪细胞分化的有关因子
      脂肪细胞在体内从什么组织分化而来,什么时间开始出现,至今还知之不多。有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或多潜能干细胞可能是脂肪细胞的直接来源。
      4.1 转录因子
      目前,已鉴定出的对脂肪生成和脂肪细胞分化有直接影响的转录因子主要有3种,即 PPARr、C / EBPs和ADD1 /SREBP1。
      PPARr是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效应的一类细胞核受体。迄今为止,只发现了3种类型: α 、β、γ。其中α多在 BAT和肝细胞中表达,β在心、肾、肠中表达最高,而γ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摄食状态下,脂肪组织中的PPARr表达量增加,刺激葡萄糖和脂肪酶吸收,随后转化为甘油三酯 ,即增加脂肪合成。原因可能是胰岛素调节所致。
      C /EBPs 是另一类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调节因子,为CCTTA增强子结合蛋白。
      ADD1 /SREBP1是脂肪细胞决定与分化因子1,属于基础螺旋— 线圈— 螺旋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此转录因子家族调节特异组织中基因表达,特别是起源于中胚层的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此因子最优先在BAT中表达,其次是肝、WAT和肾。
      除上述转录水平上的调节因子以外,影响脂肪生成和脂肪细胞分化的因子很多,如生长激素(GH)、胰岛素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 I GF— 1)、糖皮质激素 ( glucoco rticoid)、前列腺素 ( PG )、 肿 瘤坏 死 因子— α( TN F— α) 表皮生长因子( EGF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瘦素、视黄酸( RA ) 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 环腺苷酸( c AM P)、甲基异丁酸黄嘌呤等。 这些影响有促进分化的 ,也有抑制分化的;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协同作用。总之,它们对脂肪生成和脂肪细胞分化影响是复杂的。
      4.2 生化因子
      4.2.1 神经肽Y(NPY)
      NPY属胰多肽家族的一个成员,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及外周器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由下丘脑弓状核(ARC)神经原合成,并向室旁核(HVN)和背正中核(OMH)等区域投射,参与机体对摄食、血压、情绪、生殖等重要功能的调节。
      长期脑室内注射NPY可造成动物明显多食和显著肥胖,而注射NPY—— Y5受体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酸阻断N PY的作用,可使正常或肥胖的大鼠进食明显减少,体重显著下降。提示,NPY在调控体重和能量代谢平衡方面可能起关键作用。另外,NPY可以减弱交感神经对BAT的作用,使产热减少,同时增加WAT中脂类合成相关酶的表达,使体重上升。
      4.2.2 增食因子A和B(Orexin A、B)
      1998年,Yanagisawa小组在探索能控制进食新药的实验中,于大鼠下丘脑腹外侧,意外发现了两种与食欲有关、与瘦素作用相反的神经肽—增食因子A和B。且Orexin是一种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调节肽。
      富含Orexin的神经原对血糖水平较敏感,其生物学效应与瘦素作用相反,为增加食欲和促进脂肪生成。Orexin A和B促进食欲作用都低于NPY。瘦素与Orexin A和 B、NPY相互构成的调节网络,共同影响能量代谢。
      4.2.3 抵抗素(Resistin)
      抵抗素是2000年美国科学家Steppan等在对一类抗糖尿病新药— 胰岛素增效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的作用机制时,发现的一种独特蛋白质。它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在WAT表达比BAT多,在脑、心、肾、骨骼肌、肠中未检测到抵抗素表达。其生物效应还不十分清楚,主要对抗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脂肪细胞增生而导致肥胖。另外,抵抗素具有脂肪组织形成的作用。
5. 遗传因素
      在对肥胖形成机制的研究中,遗传因素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报道,双亲中一方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患病率约为50%,而双亲均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患病率增至80 %。
      5.1 肥胖基因
      1994年Zhang等人综合前人的研究,通过定位克隆和定性研究,首次成功地克隆了小鼠的肥胖(ob)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并证明,基因编码了一种蛋白质,当时命名为Leptin(瘦素、瘦因子、瘦蛋白、苗条素)。
      ob基因的表达具有脂肪组织特异,且只有成熟的白色脂肪细胞才有表达。对啮齿类动物和人类的各种器官进行ob mRNA的检测,结果在脑、心、肺、胰、肝、骨骼肌中均未检出,但在大网膜、后腹膜、肠系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却明显可见,尤其在皮下脂肪组织最多。现已确定人类ob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的q31. 3。
      小鼠和人ob基因的克隆和分析,证明了遗传性肥胖小鼠的肥胖表型是由于ob基因的遗传变异,而不能产生正常的蛋白质产物造成的,目前,已至少在两种遗传性肥胖鼠中发现ob基因的突变,致使瘦素合成及功能发挥过程受阻。
      在人类(白种人、亚洲人)肥胖者及 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ob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大部分没有检测到突变,提示,大多数肥胖者的肥胖可能并不是由ob基因突变造成的。
      5.2 肥胖基因的产物——瘦素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瘦素水平受多种因素调节。现普遍认为,机体的体脂量是影响瘦素水平的主要因素,血液循环中瘦素浓度与脂肪组织ob mRNA的量相关。
      在不同人群中的研究提示,种族和年龄对血瘦素浓度的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血瘦素浓度却有显著差异。Ostlund报道,即使在体脂百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女性血液瘦素浓度是男性的3倍,此性别差异是否与女性更易于积聚脂肪有关,尚待研究。
      目前的研究表明,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引起食欲降低、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减轻体重。瘦素对体脂和体重的调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melanocortin4(MC4)受体系统;二是神经肽Y(neuropeptideY N PY)递质系统,分别在高和低瘦素水平时发挥作用。
      5.3 肥胖个体中的瘦素抵抗现象
      在一些啮齿类先天肥胖动物(如 db /db小鼠和 fa /fa大鼠)和过量摄食导致的肥胖动物中脂肪组织ob mRNA表达增加,血瘦素水平升高。说明,这些动物体内对瘦素的反应减弱或无反应,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人类肥胖者也存在瘦素抵抗现象,由于在大多数肥胖者中未筛查到ob基因变异,推测瘦素抵抗在人类肥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0

帖子

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7
发表于 2017-2-16 1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叶减肥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肥胖症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它是机体的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和能量贮存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为脂肪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肥胖不但本身是一种疾病,更重要的是它与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某些癌症等的形成有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耗费巨大社会成本的世界性健康难题。因此, 在不限制饮食的基础上,开发高效、 安全的减肥产品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茶是世界上最广泛消费的饮料之一,仅次于水。茶叶来源于山茶科植物, 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紧压茶。大量研究表明, 茶叶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 咖啡因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本文就国内外近十年来对茶叶减肥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的研究作一综述。
1 茶 叶 减 肥 作 用 研 究 进 展
        茶叶的药理作用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体外实验、 动物体内实验及临床实验研究表明, 茶叶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
1.1 体外实验
        目前对茶叶的减肥作用体外研究,一般以经过纯化的酶或细胞系为受试对象,研究茶叶提取物及其成分对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酶活力的作用或对细胞系的增殖、分化等方面的影响。
1.1.1 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胰脂肪酶是食物源甘油三酯吸收、 水解甘油三酯单酰甘油和脂肪酸的关键酶[3], 大量体外研究表明茶叶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胰脂肪酶活性。 白茶和绿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 22μg/mL 和 35μg/mL;红茶提取物的半抑制质量浓度为 36.4μ g/mL; 乌龙茶和EGCG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97μg/mL和0.16μg/mL。
1.1.2 对脂肪细胞的作用
        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和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 脂肪细胞数量主要由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凋亡决定, 脂肪细胞的体积主要取决于产脂和脂解的平衡。大量研究表明,茶叶提取物能够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积累。 Sohle等的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水溶液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减少前脂肪细胞在脂质生成过程中甘油三酯的合成,而不影响细胞活力;白茶提取物溶液也能刺激脂肪细胞分解脂肪的活力。陈粉粉等的研究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gallate, EGCG) 能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 并存在剂量依赖性; 200μ mol/L 的 EGCG 能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Furuyashiki 等[13]的研究表明茶叶儿茶素能抑制 3T3-L1 前脂肪细胞分化。 Moon 等的研究表明在 3T3-L1 脂肪细胞脂肪生成早期(7d), EGCG 能充分抑制其脂肪积累。 EGCG 浓度高于 10μ mol/L 时能降低 3T3-L1 脂肪细胞活力, 减少细胞内脂质积累。 Lee 等[16]的研究表明 10μ mol/L EGCG 处理 24h 后的脂肪细胞内脂质积累明显减少, 而细胞活力不受影响。 Sakurai 等[的研究表明 50μ mol/L 的 EGCG 能够降低 3T3-L1 脂肪细胞活力,减少早期(0~ 8d)甘油三酯的积累。 Kim 等用不同的茶叶儿茶素处理前脂肪细胞, 结果显示儿茶素, 特别是EGCG, 能够显著减少细胞内脂肪积累。
1.2 动物模型实验
        当前国内外对茶叶的减肥作用动物体内研究很多,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一是使用高脂营养饲料饲喂正常受试动物, 建立起营养性肥胖模型动物后, 按一定剂量的提取物溶液喂饲肥胖模型动物, 与对照组进行肥胖相关指标的比较; 另一种方法是将茶叶提取物以一定比例加入到高脂营养饲料中, 用于喂饲正常受试动物或遗传性瘦素缺乏的 ob /o b 肥胖动物数周后, 与对照组进行肥胖相关指标的比较。
Ramadan 等用红茶和绿茶提取物分别以两种不同剂量(50、 100mg/kg)连续 28d 喂食 Wistar 雄性大鼠, 结果两种茶叶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体质量的增加。Uchiyama 等的研究表明红茶提取物能够抑制体质量、子宫旁脂肪组织质量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增加。 Sogawa等的研究表明日本阿波(德岛)乳酸发酵茶和绿茶提取物能够减轻体质量、 脂肪组织质量, 并能降低血液瘦素水平。 脱咖啡因绿茶在供试 1 周后, 能显著降低遗传性瘦素缺乏的雄性 ob/ob 肥胖小鼠的体质量获得速度。Park 等以 ob/ob 小鼠为模型, 用 1% 的绿茶提取物喂饲 ob/ob 小鼠 6 周, 结果表明绿茶处理组小鼠的体质量获得速度显著减慢, 脂肪组织质量和肝脏脂质含量低于对照组。 陈玉琼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年青砖茶和 10 年青砖茶都能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 Lee s 指数和脂肪系数, 且大鼠脂肪细胞中脂滴含量明显减少, 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变小。 Bose 等按 3.2g/kg 体质量的剂量EGCG 喂饲小鼠 16 周, 结果显示 EGCG 能减少体质量获得、 体脂百分比和内脏脂肪质量。
1.3 临床研究
        在过去 10 年里, 国内外研究者就茶叶提取物的减肥作用进行了一些临床实验。 近期有对 11 个以绿茶提取物进行临床实验的荟萃分析报道表明, 经过约 12 周的干预实验, 绿茶提取物受试对象体质量平均降低 1.31kg。Nagao 等对363名内脏脂肪型肥胖的受试对象进行了为期 12 周的双盲实验, 结果显示儿茶素干预明显地减少了其体质量、 身体质量指数、 腰围、 臀围。 H su 等研究绿茶提取物对肥胖女性的作用, 结果表明绿茶提取物组 能 够 显 著 降 低 受 试 对 象 血 液 甘 油 三 酯 水 平 。Auvichayapat 等以 BMI > 25kg/m2 的 60 名肥胖受试对象进行随机、 对照实验, 绿茶干预组在研究进行的第 4周、 第 8 周和第 12 周的体质量分别减轻了 2.70、 5.10kg和 3.3kg。 另有研究中的 102 位饮食型肥胖或体质量超重的受试对象, 每天按 8g/d 的剂量服用乌龙茶 6 周, 其体质量减轻量均大于 1kg, 且 12% 的受试对象皮下脂肪组织含量有降低。
2 茶 叶 中 可 能 具 有 减 肥 作 用 的 成 分
        茶叶的主要成分包括: 茶多酚(儿茶素和黄酮醇)、生物碱( 咖啡因、 可可碱、 茶碱等) 、 挥发油、 多糖、氨基酸、 脂质、 维生素(如 VC )、 无机元素(如铝、 氟、锰)等。 当前研究报道的茶叶中起减肥作用的成分主要为茶多酚中的 EGCG 和咖啡因。
2.1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主要由儿茶素、 黄酮类、 花青素、 花白素和酚酸等物质组成。 其中儿茶素是茶多酚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 约占茶叶干质量的 20%~ 30%, 主要种类有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 E G C )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 种儿茶素,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EGCG, 绿茶的多酚含量可高达干质量的30%~ 40%。 茶多酚中的 EGCG 是最有效的、 研究最广泛的成分, 近年来纯化的 EGCG 单体成为茶叶成分研究的焦点。 大量研究以儿茶素或 EGCG 单体为材料, 以脂肪细胞或肥胖动物模型为受试对象, 表明儿茶素特别是 EGCG 能显著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 分化, 抑制细胞内的脂质积累。儿茶素对肥胖受试对象机体的脂类代谢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它通过刺激机体热生成、 降低机体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等作用而减少机体的能量摄入和存储。 由此, 可以推测茶叶儿茶素具有减肥 作 用 。
2.2 咖啡因
        咖啡因是甲基黄嘌呤类物质, 研究报道表明它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茶叶刺激机体热生成而产生的减肥作用不能完全归功于咖啡因含量, 含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多酚的茶叶提取物的热生成作用大于等量咖啡因的作用。 0.025%、0.05% 和 0.1% 的咖啡因摄入能够减轻高脂饮食喂饲的SD大鼠体脂质量, 且剂量为 5mg/kg 的咖啡因能增加血液儿茶酚胺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Unno 等用 0.3% 绿茶儿茶素和0.05%咖啡因处理肥胖SAMP10小鼠12个月,结果喂饲绿茶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小鼠的肥胖得到抑制,而单独使用儿茶素的肥胖小鼠体质量和脂肪组织质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近期有对 15 个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的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 绿茶提取物儿茶素 + 咖啡因比单独的咖啡因具有更加显著的减轻体质量(- 1.38kg)和腰围(- 1.93cm)的作用。 由此推测, 咖啡因可能通过与儿茶素具有协同作用, 促进机体热生成, 而具有减肥 作 用 。
3 茶 叶 提 取 物 减 肥 机 理 研 究 进 展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 茶叶主要通过其主要活性成分(如儿茶素、 咖啡因等)影响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增加机体能量耗散而起减肥作用。 另外, 也有部分研究推测,茶叶能通过改变机体脂类代谢、 抑制食欲、 减少机体对食物营养成分吸收, 而间接产生减肥作用。
3.1 促进能量消耗, 减少能量摄入
        交感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 其活性主要影响机体能量代谢和脂类分解。 交感神经活性可以通过血液儿茶酚胺水平和儿茶酚胺流通量等指标进行评估。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调节物, 它能通过离子泵和底物循环增加三磷酸腺苷(ATP)的利用率, 或者增加与 ATP 合成弱偶联的线粒体的氧化速率, 而导致机体热生成的增加[37]。 研究表明茶叶提取物能抑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 而 COMT 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降解有关。 绿茶提取物能通过 EGCG 有效刺激热生成, 而放大和延长热生成的交感神经刺激, 推测儿茶素类的多酚物质可能能够抑制 COMT。 Yun 等[3]的研究表明 EGCG 能够通过抑制与去肾上腺素降解相关的 C O M T , 刺激热生成。Reinbach 等用绿茶对 27 名受试对象随机进行 3 周的负向和正向能量平衡研究, 结果表明绿茶能够减少正向能量平衡中机体的能量摄入。
        环腺苷酸(cyclic amino phosphate, cAMP)是由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信号物质, 磷酸二酯酶能够快速降解细胞内的环腺苷酸, 将其水解成 AMP。 另外也有报道表明, 甲基黄嘌呤类物质咖啡因能抑制磷酸二酯酶诱导的 cAMP 的降解, 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或使其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而刺激机体热生成。
3.2 改变脂类代谢
        茶叶提取物的减肥作用可能与其有效抑制脂肪形成、 刺激脂肪细胞分解脂肪的活力相关。 茶叶提取物能够增强或抑制与脂类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如胰脂肪酶、 脂肪酸合成酶、 甘油 -3- 磷酸脱氢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等, 从而改变机体的脂类代谢。另外, 茶叶提取物还能上调某些与肝脏β - 氧化相关的基因, 包括乙酰辅酶 A 氧化酶和中链乙酰辅酶 A 脱氢酶; 同时还能减少肝脏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 增加β氧化。 Chen 等的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均能增加肥胖大鼠肝脏中脂肪的氧化。 另有报道表明, EGCG 能够减弱小鼠脂肪形成作用, 增强脂质氧化作用, 而减少能量存储。
3.3 抑制食欲, 减少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茶叶提取物能够增强受试对象的饱腹感而抑制机体食欲。 7 6 名体质量超重或中等肥胖的受试对象(B M I(27.5 ± 2.7)kg/m2), 在食用绿茶 - 咖啡因混合物((270mgEGCG+150mg 咖啡因)/d)初期饱腹感增加[45]。 绿茶在负向能量平衡中的抑制饥饿感和增强饱腹感的作用强于正向能量平衡。 另外, 茶叶提取物能够抑制胃肠道消化酶活性, 而减少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 研究表明, 茶叶提取物能影响机体对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减少机体对葡萄糖、 淀粉和蛋白质的吸收。 体内实验表明茶叶能降低机体吸收甘油三酯的速率, 延缓或减少小肠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增加排泄物中的脂质的分泌。
4 结 语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茶叶在减肥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效果, 其中促进机体热生成的成分, 如儿茶素、 咖啡因被视为具有减肥作用的功效成分。 由于茶叶的减肥作用可能为多种有效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推测其可能通过同时影响机体多个靶标, 而整合成细胞水平的信号, 对机体的能量代谢、 脂类代谢、 食物营养吸收等方面产生作用, 使得茶叶成为一种具有减肥作用的多功能的天然植物功能物质。然而, 即使是天然成分, 也很难避免其对机体产生一些不够理想的刺激或抑制作用。 茶叶提取物中起减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和咖啡因。 当前动物模型实验所使用的茶叶提取物剂量, 一般为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数倍, 虽然从药理方面是安全的,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高剂量的茶多酚或咖啡因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副作用。 因此, 阐明茶多酚或咖啡因对人体减肥作用的有效剂量及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探明这些成分在其有效剂量下对人体相关组织器官和细胞可能的有害作用, 将对茶叶减肥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茶叶可能逐渐成为高效、 安全的具有减肥作用的天然植物治疗剂。 虽然国内外已对茶叶减肥功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主要集中在茶叶粗提物以及茶多酚的减肥效果上, 对茶叶减肥机理研究尚比较薄弱。 就茶类而言, 主要集中在绿茶和红茶, 对其他茶类的减肥作用研究尚不多; 就茶叶成分而言, 主要集中在多酚类物质, 特别是 EG C G , 对其他成分的减肥作用研究尚不多。 另外, 由于各大茶类的加工工艺不同, 导致不同茶类的成分迥异, 也可能导致各大茶类在减肥效果和机理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为获得关于茶叶提取物减肥作用更一致的结论, 有必要进行关于生物利用率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多学科研究, 阐明茶叶用于减肥的人体推荐剂量、 摄入方法、 摄入持续时间、 与性别差异的关系、 与体育锻炼的协同作用, 探明茶叶提取物中具有减肥作用的各成分之间减肥作用的可能的协同作用等,将更有利于其在减肥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2-16 1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 Common Reasons Why You’re Not Losing Weight

Woman Holding Scale and ChocolateWhen you lose weight, your body fights back.

You may be able to lose quite a lot of weight at first, without much effort.

However, weight loss may slow down or stop altogether after a while.

This article lists 20 common reasons why you’re not losing weight.

It also contains actionable tips on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plateau and get things moving again.

1. Maybe You Are Losing Without Realizing it

If you think you are experiencing a weight loss plateau, then you may not need to freak out just yet.

It is incredibly common for the scale not to budge for a few days (or weeks) at a tim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you are not losing fat.

Body weight tends to fluctuate by a few pounds. It depends on the foods you are eating, and hormones can also have a major effect on how much water your body holds on to (especially in women).

Also, it is possible to gain muscle at the same time as you lose fat. This is particularly common if you just recently started exercising.

This is a good thing, as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lose is body fat, not just weight.

It is a good idea to use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scale to gauge your progress. For example, measure your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get your body fat percentage measured once per month.

Also, how well your clothes fit and how you look in the mirror can be very telling.

Unless your weight has been stuck at the same point for at least 1-2 weeks, then you probably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anyth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2-16 15: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2. You’re Not Keeping Track of What You’re Eating

Awareness is incredibly important if you are trying to lose weight. Many people actually don’t have a clue how much they’re really eating.

Studies show that keeping track of your diet helps with weight loss. People who use food diaries, or take pictures of their meals, consistently lose more weight than people who don’t (1,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3-3 13: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rge.zhang 于 2017-3-3 13:37 编辑

5. You’re Not Eating Whole Foods

Food quality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quantity.

Eating healthy foods can improve your health and help regulate your appetite. These foods tend to be much more filling than their processed counterparts.

Keep in mind that many processed foods labeled as “health foods” aren’t really healthy. Stick to whole, single-ingredient foods as much as possible.

6. You’re Not Lifting Weigh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you can do when losing weight is to do some form of resistance training, like lifting weights.

This can help you hold on to your precious muscle mass, which is often burned along with body fat if you are not exercising.

Lifting weights can also help prevent metabolic slowdown, and make sure that what is beneath the fat looks good.

You don’t want to lose a bunch of weight just to look “skinny-fat” underneat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3-17 1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9. You’re Still Drinking Sugar

Sugary beverages are the most fattening items in the food supply. Our brains don’t compensate for the calories in them by making us eat less of other foods.

This isn’t only true of sugary drinks like Coke and Pepsi; it also applies to “healthier” beverages like Vitaminwater – which are also loaded with sugar.

Even fruit juices are problematic, and should not be consumed in large amounts. A single glass can contain a similar amount of sugar as several pieces of whole fruit!

10. You’re Not Sleeping Well

Frustrated Woman Who is Not Losing Weight

Good slee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consider for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s well as your weight.

Studies show that poor sleep is one of the single biggest risk factors for obesity.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poor sleep have a 55% and 89% greater risk of becoming obese, respective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3-24 15: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11. You’re Not Cutting Back on Carbohydrates

If you have a lot of weight to lose, and/or if you have metabolic problems like type 2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then you may want to consider a low-carb diet.

In short-term studies, this type of diet has been shown to cause up to 2-3 times as much weight loss as the standard “low-fat” diet that is often recommended.

Low-carb diets can also lead to improvements in many metabolic markers, such as triglycerides, HDL cholesterol and blood sugar, to name a few.

12. You’re Eating Too Often


It is a myth that everyone should be eating many, small meals each day in order to boost metabolism and lose weight.

The studies actually show that meal frequency has little or no effect on fat burning or weight loss.

It is also ridiculously inconvenient to be preparing and eating food all day. It makes healthy nutrition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ere is even an incredibly effective weight loss method called intermittent fasting, which involves deliberately going without food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15-24 hours or more). You can read about that he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3-31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13. You’re Not Drinking Water

Drinking water can have benefits for weight loss.

In one 12-week weight loss study, people who drank half a liter (17 oz) of water 30 minutes before meals lost 44% more weight (32).

Drinking water has also been shown to boost the amount of calories burned by 24-30% over a period of 1.5 hours (33, 34).

14. You’re Drinking Too Much Alcohol

If you like alcohol but want to lose weight, then it may be best to stick to spirits (like vodka) mixed with a non-caloric beverage. Beer, wine and sugary alcoholic beverages are very high in calories.

Also keep in mind that the alcohol itself has about 7 calories per gram, which is high.

That being said, the studies on alcohol and weight show mixed results. Moderate drinking seems to be fine, while heavy drinking is linked to weight gain (35).

15. You’re Not Eating Mindfully

A technique called mindful eating may b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weight loss tools.

It involves slowing down, eating without distraction, savoring and enjoying each bite, while listening for the natural signals that tell your brain when it has had en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indful eating can cause significant weight loss (36, 37)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binge eating (38, 39).

Here are some tips to eat more mindfully:

Eat with zero distractions, just you and your food – sitting down at a table.
Eat slowly and chew your food thoroughly. Try to be aware of the colors, smells, flavors and textures.
When you feel the satiety signals kick in, drink some water and stop eating.
16. You Have a Medical Condition That is Making Things Harder

There are some medical conditions that can drive weight gain and make it much harder to lose weight.

These include hypothyroidism,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and sleep apnea.

Certain medications can also make weight loss harder, or even cause weight gain.

If you think any of this applies to you, then speak to your doctor about your option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3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7-3-31 16: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7. You’re Addicted to Junk Food

According to a 2014 study, about 19.9% of people satisfy the criteria for food addiction (40).

People who have this problem use junk food in a similar way as drug addicts use drugs (41).

If you are addicted to junk food, then simply eating less or changing your diet can seem downright impossible. Get some help.

18. You’ve Been Starving Yourself For Too Long

It may not be a good idea to “diet” for too long.

If you’ve been losing weight for many months and you’ve hit a plateau, then perhaps you just need to take a break.

Up your calorie intake by a few hundred calories per day, sleep more and lift some weights with the goal of getting stronger and gaining a bit of muscle.

Aim to maintain your body fat levels for 1-2 months before you start trying to lose again.

19. Your Expectations Are Unrealistic

Weight loss is generally a much slower process than most people want.

Although it is often possible to lose weight fast in the beginning, very few people can continue to lose weight at a rate of more than 1-2 pounds per week.

Another major problem is that many people have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what is achievable with a healthy diet and exercise.

The truth is, not everyone can look like a fitness model or bodybuilder. The photos you see in magazines and other places are often enhanced using Photoshop – literally no one actually looks like this.

If you have already lost some weight and you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but the scale doesn’t seem to want to budge any further, then perhaps you should start working on accepting your body the way it is.

At some point, your weight is going to reach a healthy set point where your body feels comfortable. Trying to go beyond that may not be worth the effort, and may even be impossible for you.

20. You’re Too Focused on “Dieting”

“Diets” almost never work in the long term. If anything, studies actually show that people who “diet” gain more weight over time (42).

Instead of approaching this from a dieting mindset, make it your primary goal to become a happier, healthier and fitter person.

Focus on nourishing your body instead of depriving it, and let weight loss follow as a natural side effec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康科爱尔 ( 苏ICP备07503365 )

GMT+8, 2023-6-4 15:27 , Processed in 0.27979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